新聞內容:(2011/01/29)中廣新聞網
英國一項調查顯示,有三成的英國女孩,最怕自己媽媽和自己爭時髦,他們覺得這樣很尷尬。
英國一個網站的調查顯示,在受訪的女孩當中,有四分之一認為母親不認老,扮青春,讓人受不了;
另外有四分之一的人,則認為母親的打扮太過暴露。
此外,有許多英國的媽媽以為,和女兒穿「姊妹裝」很親密,
然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女孩表明,她們一點都不希望母親穿姊妹裝;
整體受訪者中,認為自己的媽媽,打扮得宜的,竟然少於三分之一,
許多人更說,自己的媽媽不會買衣服,老是買錯衣服。
調查網站的主管建議,女兒與其覺得媽媽穿衣不恰當令人尷尬,
還不如陪媽媽一起去選適合的衣服來得好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看完後,腦海馬上浮現下列小劇場:
女兒問:媽,我們一定要穿姐妹裝嗎?
母親大人答曰:.女兒,妳不能阻止我抓住青春的影子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我不清楚別人家中的情形,但上述對話在我家感覺還滿真實的。(囧)
大人也有任性或是好奇的時候,好比說:
偷翻女兒的衣櫃,很驚喜的發現自己居然能穿下女兒的洋裝;
或是走在路上,看見美麗或有趣的事物,
拋下一句”我去看一下,馬上回來”,(相信我,幾乎每位母親都會說這句話)
說完人也跟著不見這類情形,從一開始的哭笑不得,
到後來與家人的互相安慰,(爸,辛苦你了。原來你一直默默當保母)
還有努力體諒,以及學習包容。
曾經在一篇藝人訪談專文中讀到,她很希望能在子女成人後,與女兒當姐妹。
聽起來很棒,也很符合多數母親的內心期望。
但,子女何嘗不曾期望長輩能夠永遠地,
從內在到外在,都很成熟,能讓人安心、讓人依靠呢?
Oh, well ,正所謂”成長是幻滅的開始。”
呸呸呸,錯了,成長是還債的開始。
如同那句俗諺”老人嬰仔性”(台語,指老人的個性返老還童)
妳小時候有偷穿媽媽的高跟鞋,或是把口紅塗的滿臉都是嗎?
兒時的幼稚、撒潑、胡鬧,放心,絕對會一一還給你/妳。
而子女能做到的,
就是要(在能容忍的範圍內)互相包容、體諒。
以前她照顧妳/你,現在/未來換妳/你照顧她,很公平。
好比,在我們家,由於家母保養得宜,身材好到讓同齡人忌妒的那種,
即便是穿我或家姊的衣服也能穿出另一種成熟風情。
因為我喜歡的,多半是無年齡感的簡約優雅服飾,
所以她尤其欣賞我的衣櫃…
承蒙愛戴,如果她真的很喜歡,又借穿好幾回的話,
那我也只好咬牙,把那件洋裝送她了。
我不會,也不能阻止母親大人與我穿同樣的衣服,
如果那能讓她開心,又在我還能忍受的範圍內,why not?
英國女孩煩惱的點,可能是在對家長的幻滅吧!?
假若生我育我的母親看起來就是裝嫩的太over,
或是穿著曝露感覺不像個端莊優雅的長輩,那的確會讓女兒感到失望。
而且我不覺得在這情形,母女一起逛街選衣有幫助,
因為母親會想搶女兒手上的(笑)
每回遇到家母極度欣賞某件東西,我會在送完供品(?)後,
暗自反省自己怎麼壯到連她都穿的下我的衣服,
然後下定決心,要瘦到買的衣服她都穿不下的地步。
這也算是另類的減肥理由吧!?(笑)
我能體會長者想抓住青春尾巴(或是不願認老)的心態,
所以有時候逛街時,看到適合的服飾還是會買下來。
但身為女兒,對母親仍是有所期待的:
喜歡打扮年輕,我不反對,
不過,心智可別跟著下降就好了,要繼續保持成熟喔!
然後維持正常作息,身體健康,以後一定能成為最美麗的外婆。
我也對暗自期許:每個年齡都能散發不同風情的美麗,
不要抵抗歲月的痕跡,但也要保持一貫的優雅從容。
(好比說我希望自己老了~還能像蘇菲亞羅蘭一樣漂亮~ ^^)
Ps:
話說回來,坊間有很多教導父母如何管教子女的書籍,
可怎沒有教導子女在父母情緒激動或是需要幫助時,
該如何協助or緩和長輩情緒的書本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