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只是幾週的語言學校,
能在下階段學習開始前,
先適應全英語的上課環境也是挺好的。
班上同學來自很多不同國家~
Russia, Malaysia, Indonesia, South Korea, South Africa and China,
還有幾位印度人,以及我和另一位台灣女同學
同學們大多都很友善,也很愛聊天~
老師也很好~只是今天的老師太友善了,
一不小心就會忘記該上課,
然後被同學們的閒聊牽著鼻子走,
也比較不會管理班上秩序
我和幾位同學討論一下後,
先由那位俄國媽媽請同學們先別閒聊&專心上課。
在大家不小心開始(很長一段時間的)第N回閒聊結束後,
在教室後方的印度同學掛,還是用不小的音量,
沉浸在他們的母語聊天ing,
所以我很客氣得請他們兩位先暫停聊天,
因為老師要上課了,
(I said to them~
gentlemen, sorry to interrupt you,
but we really need to get back to class now. )
結果其中一位印度男同學,(BTW,班上的印度同學都是男士)
居然回我說~當我制止他們時,
我才是製造噪音的那一個。
(“When you raised your voice at me,
you are the one that’s making noise.”)
真是@@&&,
更扯的是~老師從頭到尾都沒有管班上秩序,
甚至還半開玩笑說他最好回到課程,免得Cindy生氣。
(她是其中一位出聲請老師停止聊天&給我們論文練習提意見的學生。)
控制上課秩序明明就是老師的工作不是嗎?
印象中那位對我嗆聲的印度同學,
只剩這週的語言課而已,
明後天找時間向另一老師報備一下情形就好。
(他的禮儀我想班上同學有目共睹)
我覺得更重要的是,
要speak up for yourself.(為自己爭取權利)
並不是會吵的孩子就有糖吃,
而是妳要努力為自己爭取你/妳應得的學習機會/權利,
因為這些都是用你/妳(or你的家人)努力賺的學費換得的,
如果校方or任何單位沒有給他們該給的教學/資料/甚至是服務,
那他們就是侵犯了你的權利,
而你有責任監督/督促他們幫你申請文件or請他們的主管來聊聊,
看看有沒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要勇於為自己爭取,
那就衍伸到另一個對台灣學生或許有些挑戰的課題了~
“敢開口發言!”
大多同學們上課時,可能比較害羞提問,
怕占用到大家時間,
可是在國外,孩子們~
你們是付了很大的代價,
才能獲得這麼得之不易的學習機會;
或許你家人付了一大筆學費或生活費
(可能每年近百萬or破百)
你放下家鄉擁有的一切,獨自離家背景,
在異國面對思鄉病,
和男/女朋友分別,(如果在出國前有的話)
你努力適應環境,和一堆外國人相處,
妳付出這麼多有形&無形的努力,
才得到在海外學習&上課發言的機會,
任何人,都不能妨礙你的學習&提問。
任何人。(包含可能打混的老師or staff)
對於較內向or害羞的同學,
我相信沉浸在不同的環境一段時間後,
會使他們較敢於開口。
英文說不好,沒關係,慢慢說,
一定有別人的英文比你更需要進步。
每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腔調,
澳洲腔英文~原理就像English有較活潑的美式英語,
優雅的英式英語,以及我覺得很豪邁的澳洲英語,
台灣也有國語、台語、台灣國語,不是嗎?
假設你來到國外~
如果因為害羞而縮在華人圈,
or只努力聽當地腔調卻不敢和他們攀談,
親愛的,相信我,你絕對損失很多。
你的家人已經幫助你很多了,
剩下的,就要靠自己了。
來到異鄉,除了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之外,
必要的時候,be a fighter,
為自己爭取該得的權利or事物‧
畢盡,解決問題的能力,
也是每個人都該具備or靠經驗學習而來的。
寫這篇文章,
也希望能給有計畫到海外就學的同學們一些幫助,
我跟多數台灣女孩一樣,
我愛漂亮、喜歡盧廣仲,五月天,蘇打綠,
我喜歡在大家以為我是外國人時,
跳到台語變台妹捉弄一下朋友。
(然後還被他們拜託不要英文突然跳到台語太搞笑)
我勇於為自己爭取權利,
我有時糊塗也會犯點小錯,但我會努力面對問題&解決他們。
我可以做到,你們也一定可以,
所以~一起加油吧!